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


漫画 王峰


  寻根溯源
  1.出自高阳氏,是颛顼之后。据《三郡记》和《姓氏考略》所载,古帝颛顼造鄚城(故城在今河北任丘北三十里),其支庶子孙有定居鄚城者,后世子孙以地为氏,后去邑为莫姓。
  2.据《广韵》所载,出自芈姓,楚有莫敖之职,子孙以官职命氏,称莫敖氏、莫氏。又楚屈瑕为楚莫敖,称楚莫敖、莫敖屈瑕;屈生亦为楚莫敖,得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,亦出自颛顼。
  3.据《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,莫系幕姓省文。
  4.出自他族改姓。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所载,北魏时蠕蠕族有莫姓;又北魏时改莫那类、莫多类氏为莫姓;北周时扶州莫姓出自吐谷浑人;明时赐元人诺海齐姓莫名清;清满洲人姓,世居辽阳;又,清满洲姓舒穆里氏后改姓莫;清时广西庆远府土司莫姓始于宋朝;达斡尔族莫力登氏,汉姓为莫;鄂伦春族莫拉呼氏,汉姓为莫;锡伯族莫图里氏,汉姓为莫;今瑶、毛难、仫佬、苗、水、台湾土著、侗、壮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  得姓始祖
  颛顼。上古五帝之一,昌意子,黄帝孙,炎黄联盟重要首领。号高阳氏,下分八个民族。活动据点在帝丘(今河南濮阳西南),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。他重视人事治理,努力发展农业,曾命南正重、火正黎“绝天地通”,实行人神分职,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。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,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。
  繁衍播迁
  莫姓主源两支,一支发源于今河北任丘,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。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,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。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,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。魏晋南北朝时,五胡乱华,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,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,原本在河间郡、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,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、巨鹿郡望。另外,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,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,在此际愈加昌盛。
  隋唐时期,莫姓分布之地渐广,有资料表明,在今河南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苏、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,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。黄巢起义后,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。五代十国至两宋,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,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。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,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。宋末元初,蒙古铁骑南下,兴盛于今浙江、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,大批涌入今广东、广西。明初,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今河北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明末张献忠屠川,造成川地人口锐减。清初,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,史称湖广填四川,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、重庆。清中叶之后,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,扬帆南洋者。
  宗族特征
  1.莫姓来源庞杂,一方面表明历史久远,难以准确考证,一方面表明民族大融合是大势所趋。
  2.宋代是莫姓一段极为辉煌的时期,尤其浙江吴兴的莫家,更是人才辈出,世代显达知名。其崭露头角,是开始于苏东坡曾以“西河跳珠汗”一诗相赠的名士莫君陈,由于其“御家严整如官府”,所以出了许多好子弟。
  大槐树寻根
  明洪武至永乐年间,为恢复生产、充实国力、发展经济,使人口均衡,明朝政府于洪武初年制定了移民屯田的复兴之策,开始了迁民戍边的非常之举——洪洞大槐树移民。移民活动历时近50年之久,达到1230个姓氏、150万移民之众,莫姓为洪洞大槐树重要的移民姓氏之一。
 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莫氏始祖为平阳府、洪洞县、赵城县等籍人氏,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,至清末其后裔分布:河南、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天津、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江苏、湖北、湖南、内蒙古、辽宁、黑龙江、山西等地。莫姓祖先神位供奉在大槐树景区祭祖堂七号供橱。
(资料来源: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)

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
京ICP备17050301号-3